广藿香的鉴别方法


【中药材名称鉴定】广藿香

【药源鉴别】本品为唇形科植物广藿香(Pogostemon cablin (Blanco) Benth.)的干燥地上部分。霍,本指豆类的叶子。这种植物的叶子与豆子的叶子相似,有香气,因此得名藿香。因主产于广东、广西,故名广藿香。产品按产地主要分为石牌广藿香、海南广藿香、高要广藿香。

【药材史考】广藿香原本草本草《名医》云:“沉香、杜鹃、鸡舌、广藿香、甘蔗、枫香、温热……广藿香可治疗霍乱、心痛。”《本草图经》 ” 说道:“天井过去曾附有五香料条,但它并不粘在它所产州的土壤上。今岭南多县均有发现,人们常种植。 2月出苗,茎密丛生,叶如桑葚,小而薄。六、七月采收,晒干有香味。须呈黄色,方可采收。”还附有“孟州广藿香”图。《本草纲目》云:“藿香方茎,节中空,叶略似茄子。”树叶。结古和东元只用叶子,没有枝干。现在人们把它们和枝干一起使用,因为叶子太多而且假。 ”根据上述本草描述,“叶似桑而小而薄”、“叶略似茄叶”以及《本草纲目》中的“孟州广藿香”图片及附图《本草纲目》中的广藿香均得到证实,明代以前的“广藿香”名称与今天《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》中记载的“广藿香”一致。

【植物形态鉴定】多年生芳香草本或半灌木。茎直立,高0.3-1m,四棱,分枝。叶对生,有梗,擦时有淡淡的特殊香气;叶圆形或宽椭圆形,长210厘米,宽18厘米,边缘有不规则齿裂,上面深绿色,被绒毛,老时逐渐变得稀疏,下面浅绿色并覆盖着绒毛;叶背面叶脉凸起,腹面稍凹,叶面凹凸不平。花序有花10朵或以上,下部稍稀疏,向上密集,排列成穗状花序,顶生腋生,密被长绒毛,苞片和小苞片线状披针形,密被绒毛;萼筒状,长7-9毫米,被长绒毛,萼齿钻状披针形;花冠紫色,长约1厘米,近双唇形,上唇三裂,下唇全缘;雄蕊突出,有胡须。花期为四月。我们家的很少开花。

【药材性状鉴别】本品茎略呈方圆柱形,多分枝,分枝稍曲折,长3060厘米,直径0.20.7厘米;表面被柔毛;质脆,易折断,断面有髓部;老茎近圆柱形,直径1-1.2厘米,被灰棕色木栓质。叶对生,皱缩成球状,压平后呈卵形或椭圆形,长49厘米,宽37厘米;两侧均长有灰白色毛;顶端呈短尖形或钝圆形,基部呈楔形或钝圆形,边缘有大小不规则的钝齿。叶柄细,长2-5厘米,被短柔毛。香气独特,味微苦。

石牌广藿香枝条细而小,表面有皱纹,灰黄色或灰棕色,节间长37厘米,叶痕大而突出,中部以下木栓化,纵皱纹较深,断面圆形。形状,髓部较小,叶较小而较厚,深绿棕色或灰棕色。海南广藿香枝条较粗,表面平坦,灰棕色至浅紫棕色,节间长513厘米。叶痕较小,不明显突出。近枝下部有木栓,有浅纵皱纹,断面有。钝方。叶子大而薄,浅棕色或浅黄棕色。

【药材显微鉴别】叶粉浅棕色。叶表皮细胞形状不规则,气孔呈直轴状。非腺毛有16个细胞,直或尖端弯曲,长约590m,壁上有刺状突起,有的细胞腔内含黄棕色物质。腺鳞头部为单细胞,俯视常有窗状或狭缝状裂口,直径3770m;茎是单细胞且极短。间质腺毛存在于栅栏组织或薄壁组织的细胞间隙中。头部单细胞,不规则囊状,直径13-50m,长约113m。茎短且单细胞。小腺毛的头部有2个细胞;茎有1至3个细胞并且很短。草酸钙针状晶体较小,散布于叶肉细胞内,长度约27m。

【药材理化鉴别】取本品粗粉适量,照挥发油测定法提取挥发油,进行下列试验: 1.取挥发油1滴,加0.5ml氯仿,并加入几滴5%溴氯仿溶液。石牌广藿香先褪色,后显绿;海南广藿香先褪色,后呈现紫色。 2、另取一滴挥发油,加苯0.5毫升,加少量5%醋酸铜溶液,混匀,分层放置,吸去上层苯溶液,点于载玻片上。苯蒸发后,向残余物中加入乙醇。滴12滴,放在一边,在显微镜下观察。石牌广藿香中可见许多灰蓝色针状晶体;海南广藿香可见少量灰蓝色晶体和绿色无定形物质。

标签:
  • 药材鉴别方法
  •  
  • 药材鉴别技巧
  • 更多栏目最新
    辨清野山参
    辨清野山参
    野山参是地球第三纪的孑遗物种,对于保存种源基因具有极其

    推荐网购省20%-90%神器免费领!